家常菜谱大全-美食特色菜单-饮食健康资讯-味蕾网

您好,欢迎访问味蕾网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酥骨武昌鱼的做法

发布时间:2021-08-24 12:57:42分类:家常菜谱 阅读:编辑:味蕾网小编
[导读]:酥骨武昌鱼的做法,酥骨武昌鱼怎么做,酥骨武昌鱼,请看步骤今天这道菜无论选鱼还是调味都可举一反三,鲫鱼、小黄花鱼等可能更好操作,冷吃像鱼罐头,热食则是我在武汉读书时对某

今天这道菜无论选鱼还是调味都可举一反三,鲫鱼、小黄花鱼等可能更好操作,冷吃像鱼罐头,热食则是我在武汉读书时对某酒店最念念不忘的一道菜。而不论冷热,它最大的优点已经写到了标题里,就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鱼刺啦,因为——这鱼如是操作,不论是大刺、小刺还是骨头,都已经酥到不能再酥,轻轻一嚼,统统入口化渣,且越嚼越香,不知道能不能因此补钙,但从口感上说绝对的老少咸宜。

这个菜我一天之内做了两次,一次是用小鲫鱼,一次用武昌鱼。为什么开头说鲫鱼更好操作呢,因为这个菜的第一步(也是最关键的一步)——炸鱼,小鲫鱼用不多的油更容易炸透,而炸鱼这步对最后的酥骨是作用很大的。武昌鱼相对大些,餐馆里用大油锅炸,整鱼都浸在油中,这样不论鱼身大小,油炸作用差别不大。但小家操作往往用更少的油半煎炸,取代整锅油炸,鱼大了内侧不容易炸透,效果就要欠缺一点。

可我还是执着的做了武昌鱼版的,着实是因为当年在武汉楚天庐酒店留下的深刻记忆。要说清蒸武昌鱼在武汉真是没少吃,但是他家的红焖武昌鱼当年绝对是相当让我惊艳的,后来我是逢去必点,在博客中也专门介绍过,就是喜欢那种连骨头都能轻易嚼碎,并且还越嚼越香的过瘾口感。那时候我就常常暗自揣测这鱼的做法,怎么做能让这鱼连脊柱都酥完了呢,等到高压锅到手后就迫不及待的把当年的想象付诸实践检验。

让鱼鱼从骨头到刺全酥化【酥骨武昌鱼】

材料: 材料:武昌鱼1条,葱姜蒜各备较多,酿造醋5汤匙,黄豆酱2汤匙,豆豉一小撮,一小匙糖,一汤匙酱油,蚝油2/3汤匙,白酒2-3汤匙,水2杯半(240m1标准杯),盐少量或不加

今天这篇重点是武昌鱼,鲫鱼的材料也笔录在此,步骤类似,就不上详细步骤图了。

鲫鱼5条,大葱2根,小葱一把(葱多多益善,不要比这更少),姜蒜也尽量多,酿造醋4汤匙,白酒2-3汤匙,豆豉一小把,糖一小匙,酱油1汤匙半,盐适量,喜辣的可以放点辣椒,水3杯(240m1标准杯)

酥骨武昌鱼的做法

1、锅中倒油,加入部分姜片,下鱼双面煎透,性能好的不粘锅无所谓顺序,但如果普通铁锅,一定注意需加比图中更多的油,最好能没过一半的鱼身,鱼身用厨房纸充分吸干水分,油热后再下鱼,一是防粘,二是油多更容易把鱼内部也炸透;

2、炸好后关火,在鱼身上淋两汤匙醋(鲫鱼易酥可省略此步),此时油温还很高,小心溅油,晃一晃锅,让鱼下表皮也接触醋汁,略降温后取出备用;

3、用锅底余油爆香姜蒜葱段豆豉和黄豆酱,酱比较吸油,如果较干可喷点酒,炒香后加一杯水,调入糖、酱油和蚝油,煮沸;

4、取一部分葱段在高压锅第垫底,加入炸好的鱼;

5、在鱼表面加入剩余的葱,倒入锅中剩下的料和汤汁,此时水可能还不够,可补一杯半水(约没过鱼身表面),以及3汤匙醋和2-3汤匙白酒;

6、高压锅中火上汽,上汽后转小火压至少半小时(鲫鱼的话半小时已够),最后要想保持鱼身完整可先倒出剩余汤汁,再倾斜已没什么液体的锅身将整鱼滑入盘中,尽量别用筷子夹鱼出锅,易碎,此菜冷食热食皆可,葱也能吃还下饭。

菜谱小贴士

1、如果没有高压锅,鲫鱼的话砂锅慢煲至少一小时,醋得大半碗,慢慢把酸味挥发完,把骨头酥掉;

2、方子里给的醋量,如果使用高压锅,因为时间不长,酸度基本合理,再多加的话怕来不及挥发会偏酸,用砂锅可以增加;

3、若用小鲫鱼,最好分次炸鱼,最后入锅最好一层葱,一层鱼仔细码放,晾冷后取鱼更不易碎,尽量用铲子辅助,一次一条,慎用筷子夹;

4、以上两种调味都是我一家之言,不必拘泥于此,糖醋、红烧、酱烧甚至香辣&he11ip;&he11ip;按照你喜欢的调味料放都没问题,个人感觉醋、糖、酱油、葱姜蒜是标配,小鲫鱼超级配葱的,可以考虑多加,林文月老师12条小鲫鱼要配至少一斤葱;

5、炸鱼时务必炸透,不一定炸多久炸多酥,但鱼腹内侧也炸到才比较易酥骨,否则要延长高压时间;

6、这个菜最难的不是酥骨,而是小心别乱动让鱼碎掉,武昌鱼尽量倾斜锅身让鱼整条滑出,保持完整性,因此先倾倒出汤汁再操作;

7、这个菜可以冷食,和豆豉鲮鱼罐头那种口感类似,当然,味道不同,天热,降温后请及时移放冰箱冷藏保存。

赞(0)
郑重声明:本站中提到的菜品过敏者请勿使用,菜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,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

上一篇:干锅茶树菇的做法

下一篇:香辣风干鱼的做法

相关推荐
关注我们
    家常菜谱大全-美食特色菜单-饮食健康资讯-味蕾网
返回顶部